刚过而立之年的吴先生(化名),创立了自己的公司,车、房配齐,刚在杭州站稳脚跟。却因“朋友”的一句话,让他既丢了脸,又赔了钱。
1、“朋友催我还钱”,尴尬!
8月初,“朋友”通过通讯软件发来消息,“之前的钱咋样了!”
看到信息的吴先生有些尴尬。“年初买房,因为验资急需一笔钱。当时手上的钱都压在货款上,就跟朋友借了一百万。朋友手头宽裕,一直没催我要。我主动提过几次,他说着不急不急就拖到了现在……没想到,这次直接来催要了,太尴尬了!”
2、迅速凑钱,赶快打出
看到对方委婉来要钱,吴先生用最快的速度凑到了50万,打到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中。吴先生:“我分三笔打过去的,两笔10万,一笔30万。”
3、心中疑惑不断
钱一打出,吴先生心生疑问。吴先生:“朋友是不会来催我还钱的,跟他的人设不符嘛!但对方说话的语气,欠钱的场景,又都对得上!”
随后,对方的一句话,加深了吴先生的怀疑。吴先生:“当时是周日下午六点多,他说自己还在公司上班。又是周日,又是六点多,他上什么班呐?!后面还催我,尾款也抓紧打过去,我就越发觉得不对,直接报警。”
4、他竟然真是骗子
报警后,吴先生第一时间联系到自己的朋友。直到此时,对方还蒙在鼓里。吴先生哭笑不得地说:“朋友说那人一定是骗子,要我千万别付!妈呀,我都付一半了!”后经了解,吴先生朋友的通讯软件账号被盗,骗子登录后,不仅能以其名义联系到账号里的好友,还能查看以往的聊天记录。联系吴先生前,骗子查看了他们的聊天记录,模拟以往聊天的语气,这才赢得了吴先生的信任。
诈骗手法分析
第一步:非法获取信息,寻找诈骗目标。诈骗分子首先盗取社交平台账号或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骗者的姓名、联系方式、社交关系、个人经历等信息。
第二步:冒充熟人身份,骗取对方信任。用盗用的社交账号向受骗者发送消息,或以熟人身份添加微信、QQ等社交平台好友,为增加可信度,会通过“模仿朋友圈”“捏造头像”等方式进行伪装。
第三步:提出合适的理由,实施转账诈骗。诈骗分子通过了解和受骗者的关系、资金往来等,设定场景来要求受骗者向指定的账户转账或汇款来实施诈骗。
警方提醒
1、确认好友身份要谨慎
在收到自称是朋友、亲戚、老师或同学发来的好友邀请时,一定要提高警惕,如对方提出金钱方面的往来要求,一定要通过见面、通话、视频等多种不同方式进行核实,避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及财产损失。
2、转账汇款多核实
一定要核实清楚对方的身份,避免没有见面或者没有打电话核实,而仅通过即时通讯工具的方式,就向对方进行转款操作。
3、遭遇诈骗及时报案
一旦发现自己遭遇了冒充熟人诈骗,一定要第一时间将骗子的即时通讯工具账号信息、聊天内容以及转账汇款凭证进行留存,并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报案,联系被盗号的熟人向其他好友发布防骗提醒,防止其他人被骗。
牢记“三不一多”原则
陌生来电不轻信、
未知链接不点击、
个人信息不透露、
转账汇款多核实。
增加青少年抵抗力,就要多吃蛋白质?错!
2025-09-08 16:58:51跑步伤膝盖……是真是假?
2025-09-08 16:57:14开学季需警惕!针对中小学生的冒充“公检法”诈骗!
2025-09-08 16:55:14因为一条消息,男子被骗50万元!
2025-09-08 16:48:14香蕉会在2050年被真菌灭绝?
2025-09-07 18:04:55净网—2025|摆拍造谣“中国籍女子嫁到外国贫民窟求助回国”者被依法查处
2025-09-07 18:02:45主办单位:中共海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单位: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
版权所有:海南省网络舆情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琼ICP备19023109号 琼公网安备 11010502038855号